吳忠市突出三個“轉變”推動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再上新水平
發布日期:2023-04-06 來源:吳忠市城市管理局
吳忠市堅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突出三個“轉變”,積極探索構建“生態優、綠量足、結構好、分布勻、功能強”的綠色生態格局,答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園林答卷,讓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宜游。
一、在綠化發展模式上,由量的擴增轉變為質的提升,增強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的生態性。聚焦建設綠色發展先行市功能定位,搶抓機遇,找準城市園林綠化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的新坐標,科學謀劃、系統推進,科學編制《吳忠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》《吳忠市城市公園體系規劃》《遙感調查與測評報告》《吳忠市城市綠道系統規劃》,規劃各類綠地,劃定生態控制線,嚴格保護生態空間,在符合實際和長遠需求的頂層設計引領下,不斷拓展綠色空間,開展城市綠地建設,提高城市綠地規劃建設水平,讓綠色成為吳忠市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底色。同時,以國家園林城市復檢、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為目標,將城市園林綠化工作與城市創建工作相結合,實現一體部署、共同推進,著力在增加綠化總量、提升綠化質量上下功夫,建成“城園相融、綠與城市協調相映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的現代園林城市新格局。
二、在綠化結構布局上,由單一增綠轉變為人民群眾需要,增強城市園林綠化結構的均衡性。按照“美觀、協調、節約、實用”原則,現場勘查、精準掌握綠地現狀,聘請專業設計公司搞設計、做規劃、拿方案,科學規劃,因地制宜,合理布局,確定最優設計方案。突出綠化的整體性、協調性、美觀性,分層配置喬、灌、花、草,優化景觀效果,增設園路、廣場、亭廊、籃球場、林蔭停車場、公共衛生間、園燈、座椅、垃圾箱、景觀小品等基礎設施,逐步改造提升現有綠化水平,完善綠地服務功能,滿足市民休閑、健身、娛樂的需求,用繡花功夫把園林綠化項目建成精品工程,全力打造以“綠色生態”為底色的城市園林風貌,建設更多“有顏值、有溫度”的綠色空間,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。2023年,全市重點實施以生態公園、口袋公園、帶狀公園、骨干道路等12項綠化工程,預計總投資5600余萬元,共栽植植物340.3萬株,草坪4萬平方米,其中喬木1.3萬株、灌木0.5萬株、草花色帶338.5萬株。
三、在綠化建設管理上,由粗放管理轉變為精細管理,增強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的科學性。項目施工過程中,嚴格把關,多方合力把質控量,與苗木檢疫部門聯動,檢查苗木的三證一簽及有無攜帶病蟲害,抽調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全程下沉施工一線,聘請監理、跟蹤審計等單位科學運用新型儀器、設備,嚴把整地關、苗木關、栽植關、澆水關和管護關,做到苗木隨起、隨運、隨栽,做到挖大坑、栽好苗、澆透水。跟蹤審計進行投資控制,監理落實全程質量監督,周例會集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,確保綠化工程高質量、高標準。同時,在項目建設中突出質量標準和景觀效果,多措并舉?;畛删?,科學計劃澆灌頻次方式,有效減少澆灌過程中的蒸騰損失,及時修剪喬、灌木的直立枝、徒長枝、過密枝等,控制冠形,調整枝葉量減少水分不必要的流失,行道樹種植后采取樹干纏膜、樹坑澆水覆土、架設支撐桿等措施,確保苗木成活率。通過一系列精準的管護措施,最終建設一批色彩繽紛、繁花似錦的高質量綠化景觀工程。